三国故事到了末期只剩下两国了,即西晋和东吴。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晋代魏,公元280年晋灭吴,称帝建国最晚的吴国,反而坚挺到了最后。坊间传言,陆抗存则吴存,陆抗亡则吴亡。这位东吴最后的大腿级名将,确实不负众望,毅然扛起了抵抗西晋的大旗。在游戏里,陆抗出道PK赛季也有年头了,却一直不温不火,前段时间还特意强化了一下下,境遇依然涛声依旧,很有必要捋一捋。
一、生平概述

陆抗,字幼节,陆逊次子,孙策外孙。这是正儿八经的名门之后,并且沾着皇亲,绝对算是名播海内的星二代。如果放在眼下,陆抗绝对有躺平的天然优势。只不过那个年代或许不兴这出,他从统领父亲陆逊五千部众起,一路打怪升级,屡立战功,升迁至大司马、荆州牧。特别是西陵之战,打破了西晋三路围剿与东吴叛将的里应外合,直接一役封神。之后,他谨守汛地,不给晋国任何南下之机,为东吴续命多年,成为了东吴最后的门面担当。

有个成语叫“羊陆之交”,说的就是羊祜和陆抗的故事,这两位本是敌我双方的统帅,却君子坦荡荡,互赠酒药,从不猜忌。其实,作为军事上的敌人,羊祜采取的是打不过就以德服人的战略。对于此,陆抗更是了然于胸,时常告诫众将:“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至于演义里由此生出吴主疑将的事情,可能更符合当时的情形,毕竟君臣猜忌的事不止此一例吧!
二、游戏角色

作为智力型武将,东吴最后的柱石,陆抗87、2.04的智力属性,确实不够看,与其父陆逊(95、2.60)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统率91、2.02,中等水准,作为防御性辅助来使用还凑合。武力和速度自然不是他的长处,拉跨一些也是正常的。至于在兵种上,弓兵、器械S级,骑、枪双A,最差的盾还是B级,相当不错了,可供选择的组合面理论上很广,这一点值得称赞。
三、战法介绍

陆抗之所以长期成为仓库管理员,主要原因不在四维属性,而是他的自带战法校胜帷幄。实战效果为:提高己方主将14%攻心、14%奇谋几率(受智力影响)及20%奇谋伤害,同时为己方主将分担30%的伤害。这看起来功能挺多的,又是治疗又是伤害,还可以为主将承伤。但实际效果比较一般,概率触发上波动较大,30%的承伤对身板硬度要求很高,这一点远不如同价位的周泰更抗揍。

即便如此,这还是前一段时间增强之后的效果,上面的是以前的战法效果,没有攻心,奇谋的触发几率只有可怜的10%,与过去比较而言,现在还算是有一看的。

陆抗的传承战法乘胜长驱,之前在讲高览的时候就介绍过,每回合可以叠加伤害率11%,适合慢热型武将,不过提升的效果确实有限,不够猛烈,小打小闹的成不了气候,如果每回合能够翻一倍,它的适用空间和出场机率应该会改观不少。
四、阵容推荐
(1)父子弓:陆逊+太史慈+陆抗。(主将)陆逊,战法搭配:先成其虑+临机制胜,兵书:奇正相生+文韬+执锐;(副将)太史慈,战法搭配:折冲御侮+克敌制胜,兵书:胜而益强+武略+分险;(副将)陆抗,战法搭配:无当飞军+暂避其锋,兵书:惜兵爱民+静心+铁甲。这阵容是利用陆抗给陆逊增伤和吸血,陆逊通过先成其虑给自带战法提高发动率,火烧连营的灼烧和无当飞军的持续毒攻又可以和太史慈的克敌制胜形成联动,造成虚弱。整体上把负面状态给对方拉满,控制、破防、输出都不错,值得一试。

(2)三势盾:张角+陆抗+刘备。(主将)张角,战法搭配:用武通神+士别三日,兵书:疾战突围+鬼谋+将威;(副将)陆抗,战法搭配:三势阵+藤甲兵,兵书:惜兵爱民+守势+防备;(副将)刘备,战法搭配:刮骨疗毒+暂避其锋,兵书:援其必攻+励军+掩虚。玩盾兵,这里需要给陆抗上一个盾宝提升一下兵种属性。乍一看这队像是诗诗盾,其实不一样,它没用锋矢阵,而是采用了三势阵,为主将张角提升发动概率,陆抗增伤、承伤,刘备控制、治疗,也是二保一的格局,克制弓兵还是有信心的。

(3)飞熊骑:孙权+陆抗+周泰。(主将)孙权,战法搭配:当锋摧决+兵无常势,兵书:胜而益强+胜战+执锐;(副将)陆抗,战法搭配:暂避其锋+刮骨疗毒,兵书:惜兵爱民+守势+防备;(副将)周泰,战法搭配:锋矢阵+飞熊军,兵书:惜兵爱民+守势+防备。谋略孙权一直给人伤害不足的感觉,飞熊军与陆抗的双加持弥补孙十万输出空白。再加上两位辅助双分摊伤害,使得主将孙权不仅能打,而且坦度、抗揍性也一路飙升,这红胡子恐怕要真的红起来了!
